1.骨骼肌肉

寶寶在媽媽腹中是由羊水支撐身體重量,出生後身體肌肉需開始發展出抗地心引力的動作,如趴姿下抬頭和雙手支撐、小狗爬姿,過程中慢慢讓關節支撐重量,幫助全身的骨骼排列及肌肉發展,最後由蹲或跪姿,讓雙手雙腳支撐站起。

如果為了讓孩子提早學走路,而坐學步車,寶寶的骨骼肌肉、神經及控制能力都不足,下肢支撐能力不足,易讓孩子產生「O型腿」或「腿開開」的身體承重方式,影響未來髖關節的發展;若是孩子在螃蟹車內,足部踩不到地而以「墊腳尖」的方式著地,將導致未來行走出現「墊腳尖」的模式。

2.動作發展

爬行可以訓練軀幹肌肉、上臂及手部肌肉,提供手撐地的觸覺刺激,也可促進手眼協調,對於寶寶後續的坐、爬及走路表現等粗動作,以及雙手握筆等細動作,皆有幫助。但研究發現,過早使用螃蟹車而缺少爬行,會因此妨礙粗細動作的發展。

3.感覺統合

過早使用雙腳力量、或當寶寶開始進入探索期,卻被侷限在學步車的小空間裡,缺少爬行的經驗,難以獲知所處環境的整體樣貌和空間中的前後深淺等視知覺,可能造成日後感覺統合失調。

此外,捨棄學步車而自然爬行,可透過寶寶的頭部動作刺激內耳的「前庭系統 (Vestibular system)」,增進整體的平衡發展;反覆的爬行動作,也可刺激大腦不同區域的活動,幫助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,協助認知的發展,如專注力、記憶力及理解力。

       寶貝潔膚組

arrow
arrow

    qp989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